欢迎访问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 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审务公开 >> 工作动态

18 年守护:一场关于孝心与责任的法律追寻​

作者: 本院   发布时间: 2025-04-21 11:10:31

一纸协议背后的意外转折


2006 年,周某、王某夫妇的两个女儿签下一份分家协议:大女儿周大某赡养父亲,小女儿周小某照顾母亲。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周全的约定,会在未来掀起一场持续 18 年的家庭风波。


同年 10 月,周某因交通事故住院,周小某匆匆将母亲王某送到大姐家后便再未露面。自此,王某与大女儿周大某一家生活,由女婿李某默默照料。


然而命运弄人,2008 年周某离世,2011 年周大某也因病去世,留下患有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生活无法自理的王某。面对这样的困境,李某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独自扛起了照顾岳母的重担。


18年付出换来的法律回响

18 年光阴流转,李某从壮年步入老年,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也面临诸多挑战。


2024 年,他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周小某接走母亲,并支付18 年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当年的分家协议合法有效,周小某却长期未尽赡养义务。尽管李某对岳母没有法定赡养责任,但他 18 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既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民法典》鼓励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的规定,李某代周小某履行赡养义务,有权要求返还不当得利。一审法院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酌定周小某返还赡养费 160000 元。虽然周小某不服上诉,但在二审法院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周小某支付李某 60000元。


法律为孝心撑腰


这场官司不仅是对李某 18 年艰辛付出的认可,更彰显了法律的温度与力量。《民法典》不仅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还特别鼓励丧偶女婿、儿媳等亲属对长辈尽赡养义务,将传统美德上升为法律倡导。李某的坚持,不仅是一个普通人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 “家和万事兴” 这一传统理念的坚守。


法院的判决与调解,既保障了老人的赡养权益,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任何孝心都不会被辜负,任何逃避责任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这不仅是对个案的公正处理,更是在全社会传递 “和谐友善、互帮互助” 的正能量,让优良家风与法治精神相互辉映,共同构筑温暖的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