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 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市中级法院代理院长雷涌泉向荆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作者: 陈伟靓 王义进   发布时间: 2017-01-11 10:27:49

人大会雷涌泉.jpg

 

        1月7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雷涌泉向荆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2012年以来,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公正高效、提升队伍素质为重点,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12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0582件,审执结98910件,结案率为98.34%。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030件,审执结6824件,结案率为97.07%。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服务荆门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践行司法为民,不断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稳步推进司法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

 继续强化审判管理,着力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夯实法院发展根基      

            始终坚持接受监督,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过去的五年,是全市法院工作不断进步的五年,是法院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五年,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的五年。全市法院司法公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工作在全国法院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审判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涉诉信访、人民陪审员增选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肯定和推广审判绩效考评一直位居全省法院前列。五年来,全市法院共有97个单位和103名干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司法警察支队、司法行政处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京山县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市法院有2名法官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东宝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赵香平被评为“全省十佳最美基层法官”。

 

        报告对2017年工作作出安排。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了“践行‘五大理念’,奋力换道超越,为实现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而不懈奋斗”的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贯彻。2017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和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服务荆门崛起、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公正高效、提升队伍素质为重点,努力建设全省一流法院。

一是以服务荆门中部崛起为引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三大定位”、“三个率先”,奋力实现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的目标,找准司法工作的结合点,促进“四市发展路径”实施,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依法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参与非法集资专案办理,稳妥处理企业经营暂时困难引发的债务纠纷,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充分挖掘利用司法大数据的作用,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二是以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为目标,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新举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确保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平安建设。继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强化涉民生案件审理和执行联动协作,努力以较小司法成本取得最大法律效果。坚持依法审判与多元化解相结合,发挥好司法在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导作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完善司法责任制和推进司法职业保障改革。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繁简分流,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大力推进审判辅助人员雇员制改革,为审判团队提供充足人力保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法官职业保障改革,提高法官职业尊荣感,确保法官依法公正履职。

四是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重点,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重点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决策部署,配齐配强执行队伍,严格规范执行行为,加大执行案款清理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活动,着力抓好重点案件执行,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积极推动“点对点”查控系统建设,健全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切实保障当事人实现胜诉权益。

五是以推动法院科学发展为基础,自觉加强法院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两个责任,确保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加强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继续加强法院“两庭”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司法政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