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严肃纪律作风 须真正做到“四好”
在当前全国上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势下,作为身处社会舆论风口浪尖的人民法院,我们务必认清形势,高度重视纪律作风建设。
一要紧好廉洁弦。法官被视作公平正义的化身,理应成为社会伦理的坚守者、公序良俗的示范者、法律尊严的捍卫者,更应是廉洁执法的表率。尽管西方国家的法官收入普遍比较丰厚,但大多数法官依然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种清廉俭朴、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使得法官这个职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尊崇。清廉应该是法官的第一品质。一名法官,只有内心清静,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只有持身清正,才会问心无愧;只有裁判清明,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加强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既要在审判过程中严格遵守司法礼仪,又要规制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节制自己的欲望。法官的舞台不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之上,也不在高谈阔论的喧嚣声中,更不在七彩斑澜的霓虹灯下。法官的舞台只在高悬的国徽之下,只在法学经典的书香里,只在清脆的法槌声中。“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法官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守卫者,人们对其职业操守提出至高的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法官廉洁意味着高品质的人生。法官与当事人或其中介人员之间关系暧昧,甚至相互结成利益同盟,表面上得到了一些所谓的“实惠”,但实际上失去的是内心的安宁,稍有风吹草动便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格的尊严,也没有精神的自由。在反腐败的问题上,没有“保险箱”,任何时候都不可盲目乐观,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二要念好严字经。上海法官违法违纪案中曝光的是法官的私生活,让我们领略到了法庭外“摄像头”“探照灯”的威力。爆料人采取长期跟踪、密拍等方式,收集法官违法违纪证据,而当事法官却浑然不觉。一方面现代科技高度发达,让你秘密进行的任何勾当都可能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另一方面,有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今天与你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明天就有可能对你反戈一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当事人既要热情接待,也要保持好距离,要把约束自身的“篱笆墙”扎得严严实实,不要掉进陷阱里去。
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容不得一丝恣意和玷污。周强院长强调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查处,突出了一个“严”字。严是爱,松是害,严管就是厚爱。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院的方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真正把法院队伍建设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过硬队伍。一要严肃工作纪律。严禁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及从事其它娱乐活动。二要严格车辆管理。下班后警车一律按规定停放,不得违规使用警车。近期我院加大了巡查力度,每日检查,每日通报,效果很好,要长期坚持。三要严查违纪行为。坚持“三个管住、三个不出”,即管住案件、管住队伍、管住自己,确保案件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自己不出问题。要严格监督,对重点岗位,扩大监督视野,完善监督形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这几年我们成立基建监督小组就确保了各项建设活动处于有效监督之下。要坚决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我们自己早发现早教育早处理,防微杜渐抓苗头,可以起到教育挽救干部的作用,不然等到“病入膏肓”,就为时已晚了。
三要照好自省镜。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都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着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可谓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我们要经常性地照照镜子,对镜思瑕,照镜正冠,从认识源头和思想深处真正解决问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以党纪为镜,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廉政纪律和审判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越雷池、不闯红灯;要以法律为镜,真正让法治信仰、法治理念植根于灵魂深处,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做守法的表率,公正的卫士;要以道德规范为镜,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要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准则。法官不仅在法庭上穿戴与众不同、法台上座位较高,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秉持严苛的道德标准和高尚的人生追求,做道德风尚的标杆。
四要当好领头雁。打铁先要自身硬。领导的表率作用是带好队伍的无声命令,是从严管理、监督队伍的前提和保证。院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要严于律己,做纪律作风建设的楷模,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说的情不说;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各部门“一把手”要对纪律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对干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切不可放任不管,失之于软。只要各部门“一把手”自己带头,敢抓善管,真抓严管,就能带出作风过硬的队伍。
今年以来,省、市两级法院领导多次来我院调研指导工作,极大地鞭策和鼓励着我们前行。我们要按照省高院李静院长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和一言一行,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司法环境。坚决做到“五不”,即理想信念不能动摇,道德底线不能逾越,管理责任不能落空,执行制度不能虚化,廉洁自律不能放松,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