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塔兰》书评
——看见另一种文明
《项塔兰》是一部自传式小说。作者格里高利是一名大学哲学教师、作家,因为吸毒、抢劫沦为重刑犯,后从监狱逃脱,偷渡至印度。作者在印度生活10年后,决心坦然面对过去,入狱服刑。在狱7年,作者以《项塔兰》为名,写下了自己犯罪、逃亡与救赎之路。这本小说长达1000多页,故事情节无法一一赘述,再则我还没有看完,只能取一个很小的角度,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品味印度文明。
一、体面与尊严的印度文明
对于印度文明,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贫穷与混乱,但书中有些细节却让我对此印象有所改观。举两个例子。我们在网上看印度火车时,到处是稠密的乘客和拥挤的场面,但书中却描写火车开动后,车厢内一片祥和,人们开始保持着礼貌与体贴。作者说,如果有十亿美国人在那么小的地方,抢登火车的场面还会粗暴得多,而事后的谦恭有礼则又会逊色得多。我在想不管是什么人,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生存这个第一需要,暴力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但争斗完之后的恭敬,则实实在在地体现了生而为人的尊严与教养。第二个例子,在印度,洗澡至少得穿内裤。书中并没有交代为何有这样怪异的风俗,但对照上世纪80年代的印度,以及恒河沐浴的信仰,可以推断,以当时的条件,大部分印度人只能露天洗澡——穿着内裤洗澡,既是对现实的体面妥协,也是对秩序的坚定维护。
二、善良和乐观的印度文明
比起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仆人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更喜欢《项塔兰》中,那位贫民窟的导游普拉巴克。他不仅有哈桑的忠诚,也有印度贫民独有的乐观与开朗。贫穷的普拉巴克数次挽救格里高利的性命,危难关头依旧笑着面对施暴者,实在令人动容;贫穷的普拉巴克在格里高利身无分文时,仍然助其生活,实在令人敬佩。作者在80年代居住的贫民窟只有2.5万人,而现在印度最大的贫民窟已达上百万人,在这潮湿恶臭的环境里,在用胶合板和废弃建筑垃圾搭建的窝棚里,赤贫的人们虽然苦闷,但并不压抑,更不仇视一街之隔的富人区,书中说,“我以前所去的地方,没有一处洋溢着这么多笑意”。我们常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在贫富悬殊如此之大的印度,底层人民为何还能保持这样的心态?我想这与他们追求人生价值的方式有关,看《佛陀传》和《甘地传》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管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粒米未进,还是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中的绝食,印度人在追寻人生价值时,往往以消减自身欲望为途径。欲壑难填,贫穷不是不幸福的原因,过多的欲望才是。
三、多元和和谐的印度文明
小说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有辆牛车在红绿灯前停下来,旁边是一辆拉风的现代跑车。”过去和未来相聚在斑马线前,常人看来违和的场景,在印度却司空见惯。印度有100多个民族,22种官方语言,再加上松散的联邦制度,这个国家居然还能如此平静地发展。更让我震惊的是,印巴分治后,按道理,穆斯林应该归属到巴基斯坦,但现在仍在印度本土的穆斯林居然能和印度教徒们融洽相处,比起印巴边境的战火,这份和谐实在难能可贵。杂乱无章的贫民窟里,也有秩序和法则,作为弱者,他们充分克服了人性中的贪婪,抱团取暖,将贫民窟变成了充满人性光辉的所在。在贫民窟发生火灾时,无论是工人还是非法居住者,都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这一片土地;他们互相尊重,所有完成排水沟清理的人,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奖励;他们会自发形成组织并推选领导者,用独特的方式惩戒犯错的人,并让其彻底醒悟。
我们身在中国,侵染在中国文化中,但我们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正如澳大利亚教师赫斯特在他的畅销书《极简欧洲史》中所写:“澳大利亚的学生懂得太多澳大利亚的历史,对欧洲文明所知却太少,而他们,也是欧洲的一部分。”同理, “我们懂得了很多中国文化,但对世界文明所知却太少,而我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2022年印度GDP预计增长约10%,中国预计增长不到6%,而且印度在人口年龄结构、市场制度、国际环境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如果我们继续在盲目自信中,嘲讽和鄙夷这个拥有13.8亿人的邻国,待到它真正成长为一个不容小觑的战略对手时,那我们自己才真的应该被嘲讽和鄙夷。
最后和大家共勉一句话,这句话来自艾德勒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是一个仅凭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我想,一本书就像一个陌生人,它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我们以提升自我为动力,主动拿起书,主动去理解与思考,才能开启与作者的交流之门。